|
詳細內容 |
|
發布日期:2020-6-4 |
瀏覽次數:1269 |
人工浮島的超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在國際上是如何確定的,面積分別是多少,載重是多少?
人工浮島是人工島的一種,可漂浮于水面或者海洋,為人類提供生存拓展空間。
構造分類 從大的方面分,人工浮島可分為干式和濕式兩種水和植物接觸的為濕式,不接觸的為干式。干式浮島因植物與水不接觸,可以栽培大型的木本、園藝植物,通過不同木本的組合,構成良好的鳥類生息場所同時也美化了景觀但這種浮島對水質沒有凈化作用一般這種大型的干式浮島是用混凝土或是用發泡聚苯乙烯做的濕式浮島里又分有框架和無框架,有框架的濕式浮島,其框架一般可以用纖維強化塑料、不銹鋼加發泡聚苯乙烯、特殊發泡聚苯乙烯加特殊合成樹脂、鹽化乙烯合成樹脂、混凝土等材料制作據統計到目前為止濕式有框架型的人工浮島的施工事例比較多,占了7成無框架浮島一般是用椰子纖維編織而成,對景觀來說較為柔和,又不怕相互間的撞擊,耐久性也較好也有用合成纖維作植物的基盤,然后用合成樹脂包起來的做法。常見材質有竹木、泡沫、海綿、塑料、橡膠、藤草編制、葦席編制等等,根據材質不同,結構和價格以及制作工序都各不相同。
植物栽培基 植物栽培基盤用椰子樹的纖維、魚網之類的材料和土壤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比較多,由于裝入土壤會增加重量且促進水質惡化,目前使用的比較少,只有20%左右。濕式浮島上面通常栽植水生植物花卉,如荷花、蘆葦、香蒲、茭白、水蔥、美人蕉、千屈菜等等,能改善很好的生態環境。
大小和形狀 一塊浮島的大小一般來說邊長1~5m不等,考慮到搬運性、施工性和耐久性,邊長2~3m的比較多形狀上四邊形的居多,也有三角形、六角形或各種不同形狀組合起來的以往施工時單元之間不留間隙,現在趨向各單元之間留一定的間隔,相互間用繩索連接(連接形式因人工浮島的制造廠家的不同而各異)這樣做的理由有四:①可防止由波浪引起的撞擊破壞;②可為大面積的景觀構造降低造價;③單元和單元之間會長出浮葉植物、沉水植物,絲狀藻類等也生長茂盛,成為魚類良好的產卵場所、生物的移動路徑;④有水質凈化作用。
人工浮島的水下固定設計是一個較為重要的設計內容,既要保證浮島不被風浪帶走,還要保證在水位劇烈變動的情況下,能夠緩沖浮島和浮島之間的相互碰撞以前在研究海洋的浮防波堤的時候,曾對水下固定部分的安全性提出過懷疑而人工浮島的設計是以湖沼為對象,象琵琶湖、霞浦這兩個湖泊屬最大規模的項目,和海洋比較起來設計外力僅為海洋的1/10,所以參考過去海洋建筑物及沿岸設計進行琵琶湖、霞浦這兩個湖泊的人工浮島的水下固定計算,得到了安全可靠的計算結果水下固定形式要視地基狀況而定,常用的有重量式、錨固式、杭式等另外,為了緩解因水位變動引起的浮島間的相互碰撞,一般在浮島本體和水下固定端之間設置一個小型的浮子的做法比較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