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白洋淀是旅游的好時節,不僅有盛放的荷花,更有翠綠的蘆葦在淀中讓人寧靜平和。但是近年來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糧倉、農民蓋房等都不再使用蘆葦制品,收割蘆葦沒有太大經濟價值,農民的積極性大受影響。雖然蘆葦對湖泊水質有凈化作用,但如果不能按時收割,會造成蘆葦退化,凈化功能減弱,部分蘆葦殘體倒伏在水中腐爛,還會影響白洋淀水質。雄安怎么解決白洋淀蘆葦問題?
河北雄安新區設立后,蘆葦的管護、收割、利用開始成為一個系統工程,通過政府主導、財政適度補貼、市場運作等原則,最大限度激發各市場主體及葦農的積極性,逐步建立蘆葦收割、管護及資源化利用的長效機制。
蘆葦收割主要依靠招標的形式,政府給予企業一定補貼,目前基本能夠實現既定目標。由于水面收割難度較大,他們主要在白洋淀結冰時采取冰上收割的方法,并根據白洋淀的特點“量身定制”了多款機械,效率大約是人工收割的10倍。收割完成后,由專門的公司進行集中存儲、加工,并利用規模優勢統一銷售給發電廠、造紙廠。
白洋淀蘆葦收儲運成本較高,于是著重對蘆葦的深加工產品進行研究,研發的蘆葦基木塑復合材料,使用壽命是一般防腐木制品的4倍,目前已與相關企業合作展開規模生產;以蘆葦為原料之一的可降解塑料系列產品,目前已經完成工藝優化和專用設備研制,未來將實現量產。
未來白洋淀的蘆葦利用方式將會更多元化,凈化水質的同時,還能高效利用。
|